BMW曾經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推出Neue Klasse系列車款,成就了今日大家所熟悉的BMW,即便早在1920年代「巴伐利亞電風扇」已開始生產汽車,但直到1962年推出的1500系列轎車,以及1969年經典的2002系列轎車,才真正確立了寶馬的品牌形象。 當BMW重新啟用「Neue Klasse」當作全新純電技術平台之名時,這絕對是品牌大事,亦是相當重要的轉捩點。所以採用Neue Klasse EV平台所打造的全新iX3在慕尼黑車展首次亮相,堪稱是BMW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新車,興奮程度可能不下於7系列旗艦房車。如果您覺得這輛iX3看起來很不一樣、很不習慣、甚至有種「就是很奇怪」的感覺,不是你有問題,而是這輛全新iX3大有學問!所以在此是來解答問題的...證明這輛新車其實沒有問題...


關鍵就在於過往的BMW i家族純電動車款,都是採用與燃油車款相似的技術平台,就是一魚二吃的意思,節省研發時間與成本,零件共用率高、生產效率也得以提升,當然獲利更是豐厚,達成「以油養電」之初期策略,才能累積足夠的資本研發Neue Klasse全新純電技術平台。之後就是「分道不揚鑣」,技術平台會不一樣、但是通通都是BMW之佳作。Audi與M-Benz反對純電、燃油共用技術平台,但結果就是花了一堆錢與時間,打造出數款純電動車型,卻忽略了燃油車款的進化與油電動力的更新,而純電車款方面也沒有賣出預期的成績,皆不如BMW的戰績,意謂雙雙失利的結局,檢討後才驚覺應該效法BMW的佈局,但顯然為時已晚,BMW已啟動下一波攻勢了。全新iX3正是首款搭載 Neue Klasse EV純電技術平台的車款,也意謂著BMW全新的電動車格局,而且不再依附燃油動力車款,所以外觀與內裝就是要特立獨行,準備與燃油動力做切割,包括新的生產線與技術,此外還要承受瞬息萬變的科技更新,包括電池、馬達、逆變器、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科技,內裝設計也讓人覺得耳目一新。





全新iX3的水箱罩很不一樣,LED燈組也是全新的複雜線條,車門把手也改為隱藏式設計,車身輪廓則是和老大哥iX有點相似,座艙則是全新佈局,沒有昔日貼近駕駛者的大螢幕,而是改成極細長、超級寬的海灣式投射螢幕,這麼遙遠的距離當然不具備觸控功能,駕駛者並非長臂猿(更遑論是投射架構),此外再配上一個中央觸控螢幕,當然也藉此取消傳統的儀錶板設計,拒絕成為低頭族!確實如此,中控台下方也真的沒有太多的控制介面,幾乎都在上面,包括方向盤上滿滿的開關介面,充滿未來感與科技感。
BMW以全新的「X」影音資訊娛樂控制系統取代昔日的iDrive,大型控制旋鈕當然也不見了,此外車主還得習慣特殊六邊形的中央觸控螢幕,隨時都會有一種「歪斜」「不正」的感覺,外加「不斷尋找最佳觀看位置」的強迫症!這也算是BMW送給全新iX3的一個全新創意...然而BMW承諾了宏偉的純電目標,絕對不是靠造型取勝的花瓶。 iX3 50 xDrive 之WLTP續航力為相當充裕的800公里以上,配備兩台電動馬達,最大功率為 463 匹馬力,峰值扭力為 65.2 kgm,北美售價約為 6 萬美元,台幣180萬元左右。這意味著 全新iX3 比目前的四缸 X3 貴了約 1 萬美元,但是比六缸的 X3 M50 便宜約 0.5萬美金,正好夾在中間。但全新的iX3 50 xDrive雙馬達四驅版動力更強、反應更快、操控更出色,非常令人期待,因此BMW並不擔心會純電車款「單飛」之後會有任何賣不好的問題,畢竟他們先前就是此領域的佼佼者,站在高峰處看得更清楚。(待續...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