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車試


三輪車跑很快又好玩,KYMCO CV3中年大叔體驗騎乘  

長年在國外採訪試車,總會看到也體驗台灣所沒有的汽機車,不過20多年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莫過於在法國看到三輪機車,這種因應歐洲石板路面的機種最大特點就在於平衡性較好,可以攻克上百年的崎嶇石板路面,如今KYMCO也成功打造出國產第一款紅牌三輪重機CV3,對我這中年大叔來說似乎又可納入未來購車的名單中。

騎乘重機最怕就是摔車犁田,兩輪本來就要靠平衡,如果是三輪至少更平穩,過彎壓車也不會怕。千呼萬喚駛出來的CV3,就是以歐洲為主場所開發的新機種,雖說狀似與旗艦AK550非常神似,CV3確實很容易讓人誤解只是AK550的三輪版,實際上僅止於搭載相同的動力驅動心臟,以及部份的功能按鍵、面板等,基本上車體架構上可是完全不同,若與AK550的2,200x795x1,400mm車身尺碼相比,CV3的2,140x785x1,450mm大小也差不多,不過車重可是一口氣從228kg變成282kg,這54kg不是開玩笑,單倒叉式前懸吊加上兩個輪子就貢獻不少重量,更別說其餘的結構和配備,當然穩定性雖增加卻影響既有的性能表現,移車也多少需要些省力小撇步,但CV3本身的定位就不是讓你騎著飆,快…只是讓你離閻羅王的距離更近罷了。

由於造型上具備鳥嘴土除的模樣,CV3看起來有點「派」,雖不至於像猛禽類,但也算是跑起來很快的鴕鳥,而我一開始接觸到CV3時,第一個念頭是「到底要像ATV轉動把手還是要壓車過彎?」結果起步時瞬間錯亂還差點出糗,花了點時間習慣後發現:「這還是一台機車,只是多了一個輪子」,說白的就是騎乘習慣與機車相同,可以更輕鬆地過彎,也不會擔心壓到石頭噴飛,畢竟穩定性更好,而且還有電子式防傾倒功能,停等紅燈時只要按下右側的按鍵,車身就直挺挺地立於不倒,這個功能是時速13km/h以下、2,000rpm以下就可鎖定前輪,如要解除設定只要加速至2km/h或者轉速拉高超過2,000rpm即可,所以試騎過程中除了油門與手煞車之外,這就是我使用次數最多的地方。

另外腳踏式煞車宛如回到1980年代的名流(懷念到流眼淚),可和前後輪ABS、CBS連動,但也因此占用部分腳步空間,總之有一好沒兩好,既然要安全難免會犧牲些舒適性。六吋TFT全彩儀表中的Noodoe系統可利用藍牙與手機連線,可提供的資訊還包含胎壓、全動力/雨天模式、導航等,但資訊上似乎過於複雜,尤其Noodoe的介面就佔了一半,且資訊的字體過小,如果能增加一個取消Noodoe的介面並強化其他資訊的字體,這將會是相當棒的一套系統;再者儀表角度雖可調整,但碰到下雨就影響判讀,因此儀表遮陽板如能略為增加面積,肯定會讓騎乘資訊判讀的友善度加分。既然要當三輪旗艦,配備面可少不得,三段溫度調整加熱把手、45-130km/h定速巡航、手動可調前擋風鏡、斜坡救星的駐車拉桿、三段可調靠墊、Keyless免鑰匙啟動等,多屬於便利與騎乘相關的行頭。論質感,CV3的確延續AK550的精髓,也看得出KYMCO確實下了不少工夫,尤其在設計風格上若將廠徽遮起來,還真會讓人以為是哪個歐洲品牌的作品。

動力搭載來自AK550上的550.4c.c.直列雙缸DOHC 8汽門水冷引擎,礙於法規的要求輸出功率略往下調整為51hp/7,500rpm、5.3kgm/6,000rpm,PTM三段式CVT變速傳動系統也同為標準配備,特殊的排氣聲浪頗為渾厚,加速與再加速、高速呈現出不同的聲浪。在親身體驗騎乘下發現,CV3的性能真的被282kg車重「吃掉」不少,加速不快嗎?並沒有,高速巡航失色嗎?不至於,但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夠,再仔細品嘗後發現原來是起步加速時,感覺上力道沒有湧現,或許這樣的設定是為了抑制產生莫名暴衝,總之還是別想當紅綠燈的出頭鳥,危險啊!

再者騎乘CV3本來就不是要飆速,那是要讓你享受,加速過快一點好處也沒有。至於三輪車騎起來的感覺如何?操控性容不容易上手?我想真要拜擁有最大40度傾角的KALS(KYMCO Advance Leaning Suspensions)前懸吊所賜,當過彎時只要稍微壓點車身,四支倒叉式避震器就很忠實地作動,避震器阻尼也不會過軟,一切都是恰到好處,所以面對連續彎路我可是充滿信心,只是基於安全考量並不會去挑戰極限;同時騎乘當天正巧天雨又路滑,煞車、ABS的作動頗為靈敏,就正常騎乘下(不是猛催油門重急煞車那種)絕對綽綽有餘。至於處理崎嶇路面又是如何?比起紅牌大羊當然是更舒服,前110/70R13、後160/60R15亦恰到好處,如果後頭載人也不會嫌顛硬,總之CV3就是具備舒適又能克服崎嶇路面的取向。

然而CV3也非沒有缺點,過重的車身之前已經提過,如能配置個倒車檔那可就更完美,另外座墊底下的置物空間規劃略遜於AK550,只能擺下一頂全罩式安全帽,而不像AK550可容納一頂全罩式加一頂半罩式,而這可能就是車體結構的限制,也因此原廠提供側行李箱增加置物空間來弭補不足之處。

***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公司立場*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