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搭載全固態電池的Mercedes-Benz EQS測試車,9月初成功從德國斯圖加特行駛至瑞典馬爾默,行駛里程長達1205公里,中途無需充電。這項紀錄比賓士自家 Vision EQXX 概念車,在斯圖加特和銀石賽道之間創造的紀錄高出 3 公里,當EQS測試車抵達瑞典馬爾默時,其剩餘續航里程為 137 公里。是的,並不是掛在半路,還有剩餘電力可以使用,中途並沒有上拖車,並非「開到完全沒電」的極致測試,顯然這1205km的續航力算是游刃有餘。該專案採用的固態電池,其實是由Mercedes-AMG部門所開發,整合於高性能動力總成系統(HPP),最小的鋰固態電池單元由美國Factial Energy公司製造,採用FEST技術。因固態電池仍處於實驗階段,依照不同的固化狀態,甚至只是膠狀,其技術與製程皆不相同,所以有很多的「流派」,實際表現也都有待測試,成本與良率也都是未來商化業的評估重點,所以使用何種技術其實很重要,換了一種,測試結果可能就不是這樣。


然而固態電池絕對是未來,可以大幅降低起火風險,不會有猛烈爆炸或燒整夜、燒不停的危機,光是安全性就有很高的說服力,更遑論賓士純電轎車EQS測試版所創下的1205km實測紀錄。固態電池在充電與放電過程,體積會有較大的變化,因此EQS測試車的固態電池模組配備氣動緊致隔艙,可適應電池單元的體積變化,確保長期穩定運作。該固態電池的儲電量較一般鋰電池提升25%,但其尺寸與標準市售的EQS電池模組相同,因使用被動式氣流冷卻設計,整體結構更輕巧,更節能。測試路程穿越德國和丹麥的 A7 和 E20 高速公路,EQS的電子智慧系統,會根據地形、交通狀況、室外溫度,以及車內暖氣和冷氣能源需求,自動計算出最精確的續航力。不過賓士原廠尚未表明何時量產,以及何時開始配置於全新的賓士電動車上,或許產能與成本目前尚未達到槓桿點,仍無法取代一般的鋰電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