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輪之外


換電不是問題,充電效能才是主因  

撰文:蔡至兼 Chien

打從智慧綠能車的產品問世以來,其定位博得許多3C嘗鮮族的心,由於新鮮度夠高,加上本身自詡為能源科技公司,自然要大打換電,且將此視為王道,然而現在卻有不少車主發現,到換電站更換的電池電力只剩2、30%左右,也就是根本還沒充滿電,令人擔憂日後恐怕會產生「拒買」效應,而主要原因不再於換電櫃數量,而是在電櫃效率的問題。

至加油站加油的汽機車使用民眾,自助加油從打開油箱、刷卡到完畢頂多五分鐘搞定,二輪機車更快大概兩分種打完收工,長期以來已經習慣短時間補充能源這檔事,但目前電動化已經是一個趨勢,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改變,無論換電或者充電,都是目前電動汽機車所面臨的課題,當然市場上也就分成兩派,然而若無法在短時間內充飽電,已習慣三五分鐘離開加油站的人,怎能忍受超過這時間的等待,縱使換電很節省時間,若電池無法提供滿滿的電力,肯定會增加使用者的負擔,畢竟沒有人願意拿到只剩20%電力的電池,結果僅能以龜速騎相當短的距離,甚至還必須頻頻尋找換電站,到頭來原本的環保節能美意反倒會變成詬病,久了…就會讓使用者反彈。

因此要達到便利性,不單單是建置大量的換電站(佈建一堆換電櫃只是為了掩飾換電的缺點,而且可能會造成公安問題,雖說是募資…但裡頭也有我們納稅的血汗錢啊!),而是要強化換電櫃的充電效率,比如電池更換下來進行充電能在極短時間內滿電,這樣才能讓民眾可接受電能交通工具,至於性能和續航力,那只是一種廠商行銷所灌注的迷思,無論四輪或二輪族一天行駛里程並沒你我想像中的遠,且進入市區速度也快不起來,而且除了少數中的少數拚死命飆和鑽,絕大部分的人都算安分守己,因此也別再吵什麼續航力、性能的問題,先看看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下定論,無須看數據來斷定好與劣。而充電和換電,只能說各有優缺點,但若一味地換電列為第一優先,恐怕沒多久不滿的聲音會越來越大。如果真要走換電路線,與其花大錢拼命擴充,不如想想如何提升換電櫃的充電效率還比較妥當些。

但話說回來,同時具備換電和充電兩種模式是比較妥當些,但台灣都會公寓大樓林立,想有透天厝就只能往中南部走,充電肯定是最頭痛的問題,畢竟現階段僅限新建案社區大樓提供這些硬體,絕大部分是無法達到停車即充電的便利,縱使以使用手機的概念將電池提回家充是不錯,但有些電池單顆重達十公斤,提兩顆回家(若沒有電梯住公寓頂樓更慘)可比做重量訓練,弱男子或弱女子練個半年立馬變健美,這般的結果應該沒有人願意,所以若能在社區或公有地建置充電樁就地充電,相信會提高民眾對電動汽機車的接受度,這樣一來無須等到政府強迫禁止燃油車就會「和平轉移」,自然地朝電動化靠攏了。

***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公司立場*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