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代Mazda CX-5已經發表,率先投放於歐洲市場,台灣方面預計2026年導入,期望能於元月的台北車展現身,這其實不算慢,因為全新CX-5預計今年底才會公布售價正式上市,目前僅是先期發表準備量產而已,事實上北美與日本當地也差不多是在2026年才會正式販售。因Skyactiv-Z終極版2.0引擎(搭配Full Hybrid系統)仍在研發階段,預期第三代CX-5上市初期將使用既有的2.0與2.5升引擎與變速箱,動力方面暫時沒有明顯進化,於是大改款CX-5初期上市階段仍處於「半全新」狀態!車體是新的、動力是舊的,於是「配套措施」絕對免不了。



首先,台灣方面初期應該就是以舊款2.0升自然進氣引擎為銷售主力,美國方面,則是維持2.5升自然進氣引擎配置。但有趣的是,北美市場將採用全新CX-5與舊款北美製造CX-50同時販售的策略,市場真的有這麼大嗎?Mazda原廠是這樣解釋的:即使有了全新CX-5,兩款都會型SUV也能和諧共存,這是「兩個不同的選擇」,全新CX-5並非取代CX-50,兩款車將對應兩種不同屬性的客戶。好玄喔!Mazda發現某些客戶傾向於都市、精緻的駕駛風格,這顯然就是CX-5的客群。但原廠同時也看到,CX-50更適合那些粗獷風格、注重冒險的客戶。於是Mazda認為CX-5與CX-50將會完美地和諧共存。好的,這會不會是Mazda一廂情願的看法?說穿了,以上絕對是官方描繪,現實狀況當然是暗藏玄機。首先來看看銷售數字,2024年Mazda CX-5總銷量超過13.4萬輛,位居第一名,但是第二名並非CX-50而是售價相對便宜、尺碼相對精緻的CX-30。但重點來了,CX-50於2024年的總銷量也超過8萬輛,位居第三,確實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,意味CX-5再怎麼用力推、用力賣,差多就只有這個量,但CX50輕輕鬆鬆就是這個數字,因為…



CX-50就是RAV4的孿生兄弟啊!還有什麼好解釋?打著Toyota的招牌、賣著Mazda的臉蛋、藏著豐田Hybrid的心臟、後勤還可以吃Toyota的能量、加上不敗的中古車價,請問Mazda為何要停掉CX-50?當然不會!如果之後還是能持續使用全新RAV4變臉成CX-50,相信還是要繼續賣,畢竟RAV4(CX-50)的格局就是比CX-5來得大。好的,根本就是為了尺碼與Hybrid考量,還扯什麼粗獷不粗獷、冒險不冒險的…如果台灣可以導入CX-50(零關稅當然更好),你猜Mazda Taiwan賣還是不賣?這不只是和平共存、根本就是完美的依附關係。而且就整體銷售趨勢來說,上一代CX-5因即將改款的關係,銷售量慢慢降溫,但CX-50因為空間大與Hybrid動力的關係,銷售量則是節節上升,這才是為何CX-5與CX-50必須一起銷售的原因,二者屬性還真的不同。Mazda也知道這樣的狀況,所以全新CX-5準備走出自己的路,並確認將於 2027 年推出自家研發混合動力 CX-5,搭載Skyactiv-Z新引擎,不會使用與 CX-50 Hybrid相同的豐田引擎,因此這樣的依附關係未必長長久久,就是個過渡時期,CX-5終究還是向要獨當一面。此外,北美生產的CX-50(RAV4雙生車)並非不能在其他地區銷售,比如說中國就有在地生產的CX-50,所以說「美國進口車零關稅」如果敲定,那麼CX-50說不定會有人敲碗…

▲強調越野風格的CX-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