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oyota為了挽救委靡已久的純電動車銷售量,率先於北美推出小改款bZ。沒錯,不只是外觀小改,連車名也從最初的bZ4X簡稱為bZ,但其他衍生車款也都會以bZ開頭再加上副車名做辨識與區隔。事實上小改bZ只是近期Toyota「純電動車三連發」攻勢之一,其他還有更大更野的bZ Woodland,以及不讓人意外的C-HR純電動車,但縱貫三款車型的基本教義~都是以快速研發及壓低成本方式在最短時間內發動突擊,這可是目前純電動車的生存之道,想要以Tesla正規軍方式挺進,結果就會像Lucid、Rivian那樣「獲利時機遙遙無期」!之前bZ4X銷售不佳的主因在於續航力短、大扭力前驅設定導致操控不佳、造型定位不夠明確、用料質感未達水平,不過Toyota始終認為命名與子品牌操作也是銷售失利原因之一,所以硬是要將bZ4X改為bZ。沒關係,bZ其他方面確實都有進化,並非用嘴巴來改款。




bZ最明顯的進步就是續航力進化約25%!
前期型bZ4X於美國EPA測試規範下最大續航力表現僅有358km與405km,但小改款後的入門版bZ XLE續航力已達380km,至於bZ XLE Plus則是達到505km,已符合多數消費者的需求。基本上美國EPA測試規範「非常嚴苛」,其數據幾乎等同於「實際行駛里程」非常可靠、值得信任。因此bZ XLE Plus之NEDC測試規範可望達到700km甚至更高,也就是不輸Luxgen n7 遠程版。此外bZ也採用了NACS北美標準規格充電座,可使用Tesla的超級充電站。bZ不僅採用全新電池設計,且具備更大的電容量,已達到57.7kWh與74.4kWh之新境界,提升幅度不大,顯然電池設計、電機優化、軟體進化相當關鍵,否則很難達到這「續航力提升25%」的大躍進。bZ最大輸出功率從201匹馬力升級為228匹馬力,0-96km/h加速成績為8.1秒;雙馬達四輪驅動版本則是338匹馬力,0-96km/h加速成績為4.9秒。至於基本款的bZ為了降低售價並提升續航力表現,最大馬力為168匹。
外觀部分bZ修改了前後燈組與氣壩設計,造型更為銳利動感,並取消了越野輪拱護板,當然消費者可以透過選配方式加裝回去。內裝部分則是沒有太大的改變,僅配備微幅調整,如14吋中央螢幕、雙手機無線充電座、64色LED氣氛燈、操作界面優化等,並強化質感提升,有「SofTex」高質感人造皮革有可供選擇,包含灰色與黑色,此外方向盤也採用相同的人造皮革材質。目前bZ售價未定,但經過一番進化後,相信基本價格會小漲、可能會從4萬美金起跳,也就是約120萬台幣,但確定漲幅不會太大,因為先前bZ4X並沒有打響Toyota電動車的名聲,後續接棒的bZ並沒有本事賣得太貴,但確定整體表現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