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宗明義,Honda Taiwan導入ZR-V可說是斧底抽薪之計,也可說是「沒招了」只好出這招!但如果說要將ZR-V給國產化,那就真的是太過頭了,因為ZR-V和CR-V的同質性太高,「見縫插針」只會削弱自家產品競爭力,對整體銷售量沒有太大幫助,並且會大幅增加營運成本,意謂著在殺死對手之前、已先把自己搞死了!好的,那又為何要導入ZR-V?首先,台灣本田長年缺乏新車刺激,光靠小改款HR-V再導入e:HEV油電動力是不夠的,即便四門房車銷售量並不大,但台灣本田還是要引進小改款Civic e:HEV,方有機會吸引更多顧客上門,如果消費者連Honda展間都懶得去,還談什麼銷售?靠網路訂單嗎?目前只有電動車才會這樣搞,Honda並沒有。

就產品陣線來說,Honda Taiwan應該積極導入一款七人座MPV,才不會將這塊大餅送給Hyundai Custin,可惜Honda原廠目前沒有類似昔日Odyssey的好產品,短時間也沒有類似規劃,所以ZR-V可說是沒有選擇中的唯一選擇,但是一輛介於CR-V和HR-V中間偏上的產品,對台灣本田來說真的有幫助嗎?好的,關鍵在於油電動力,也就是Honda稱為e:HEV的動力系統。油電動力在中端銷售陣線當中,重要性越來越明顯,Toyota Corolla Cross銷售數字當中一半以上都是油電動力,不只是省油而已,越來越多消費者懂得欣賞其寧靜、順暢、低轉速大扭力等特質,駕馭感受比小排氣量引擎配CVT變速箱好太多了,而且故障率也不高。因此目前Honda Taiwan的罩門,大概就是「CR-V缺乏油電動力」而且短時間可能補不上去!所以ZR-V並非彌補台灣本田休旅車陣線不足之處,而是「協防」油電動力的缺口,而且ZR-V的e:HEV和Civic乃是同一套系統,後勤方面更加得心應手,耗費成本也相對低,加上2.0的稅金級距,用來對抗高稅金的Toyota RAV4 2.5 Hybrid更有利,相信售價方面也會相仿。所以ZR-V如果導入和CR-V相同的1.5T純燃油動力,那就完全沒有意義,畢竟:
‧HR-V車身尺碼4330×1790×1590mm,軸距2610mm‧ZR-V車身尺碼4568×1840×1621mm,軸距2655mm‧CR-V車身尺碼4690×1865×1680mm,軸距2700mmZR-V與CR-V的尺碼差距其實不大,而且都是以Civic之技術平台為基礎調校而來,後軸都是多連桿獨立懸吊,與HR-V所使用的Fit底盤、後扭力樑懸吊不同,因此ZR-V的導入,就產品意義上,對Honda Taiwan唯一的加成與幫助,其實只有質感的提升,畢竟CR-V是國產SUV,採用客貨車認證,行李廂多了好幾根硬梆梆的金屬棍,除了掛營燈和曬衣服好用之外,其他功能就是「車檢」與「礙眼」!但進口ZR-V就沒有此問題。


ZR-V雖然是全球戰略車款,中國也有、香港也有賣,但細分之下乃最初乃是屬於北美特殊車型,並兼顧歐洲與日本當地的消費者,畢竟CR-V因格局太大,在日本與歐洲相對不好推,在日本甚至已經停售一段時間,ZR-V可說是彌補此一不足。因此ZR-V在設計上不走CR-V的大器路線,比較像是在模仿Porsche的跑格感受,所以XR-V的水箱罩設計,和CR-V或是HR-V放在一起就顯得格格不入,頭燈設計也讓人覺得奇怪,可說是不太像是一輛Honda!意謂有喜歡但在台灣這邊不能接受的人可能比較多。所以Honda Taiwan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如去年就引進ZR-V,而是等到ZR-V小改款之後,與新世代Honda造型設計接軌再說。講完ZR-V該回過頭來說說CR-V了,相信有人一定會質疑~既然導入ZR-V是為了e:HEV,那麼為何不直接導入油電CR-V,答案是~日本還在開發當中!因為CR-V將使用Prelude輕跑車相同的油電系統。是的,Prelude還在開發測試還沒發表,預期今年底或明年初問世,放心,會導入台灣。至於新一代的油電CR-V絕對是更慢才會上,半年算快了、說不要還要一年半載!因此ZR-V的導入只是剛好,加上油電CR-V國產化的腳步更加緩慢,意謂ZR-V e:HEV協防時間不會太短,關鍵當然還是價格!關於更多的疑雲,後續將會慢慢剖析。
